- 黃籙齋醮儀
- (黃籙齋醮儀, 黄箓斋醮仪) 齋醮名稱。 按《靈寶玉鑑》下元黃籙, 如〝星宿錯度、 日月失昏, 雨暘愆期, 寒燠失序, 兵戈不息, 疫癘盛行, 饑饉薦臻, 死亡無告, 孤魂流落, 新魂煩冤, 若能依式修崇, 即可消弭災變, 生靈蒙福, 幽壤沾恩, 自天子至於庶人皆可建也。 其有孝子順孫, 義夫節婦, 報親追遠, 寔類推恩, 倘偈一誠, 如谷答響〞。 其《開度黃籙齋五日節目》云: 〝諸建開度黃籙大齋, 宜於百日前, 齋主具詞詣法師請建齋開度先亡。 法師受詞騰奏三天門下省, 泰玄樞機三省, 法師擇日飛神金闕, 面奏取旨, 如未得諭旨, 越數日又面奏懇切控告, 凡三次不允, 則其人不當得度, 法師宜辭齋主, 以投詞還之。 如己得諭旨, 即具奏三天門下省, 泰玄樞機三省, 東極救苦天尊, 玄師申三官大帝, 五嶽五山聖帝, 酆都大帝, 扶桑大帝, 本派度師, 牒本靖官將, 東嶽地府, 水府常亡人案, 亡者所屬冥曹某州社令司, 某州城隍司, 某縣城隍司, 里哉真官, 劄本家土地, 司命, 預告齋意, 仍申玄虛監察感應威靈司, 符致功曹, 三界符使, 豎告盟幡, 關聞十方, 自此法師與齋主對齋, 不交人事, 每日法師默朝三天, 為亡者懺罪, 誦度人九章、 九幽、 救苦、 生天諸經, 宣玉皇、 東極、 九幽諸天尊號, 禮大小朝天、 九幽、 三官、 三清諸懺, 以此功德, 遍及幽冥。 至建齋一月之先, 法師再擇日審奏三天門下省, 泰玄樞機三省, 東極救苦天尊, 玄師申三官大帝, 東嶽泰山府酆都大帝, 扶桑大帝, 本派度師, 牒本靖官將, 東嶽地府, 水府掌亡人案主者, 亡人所屬冥曹某州社令司, 某州城隍司, 某縣城隍司, 里域真官, 劄本家土地、 司命告齋期。 至建齋七日之先, 正奏玉清大帝, 上清大帝、 太清大帝、 昊天上帝, 紫微大帝、 天皇大帝, 救苦天尊, 九幽拔罪天尊, 十方靈寶天尊, 朱陵大帝, 雷霆九宸后土皇地祇, 九天上帝, 五老上帝, 三十二天上帝……劄本家土地、 司命遍告三界修齋事由, 乞赦罪放魂, 赴壇受度。 是日立真師幕、 次宣疏、 次立將吏幕、 宣榜、 次立章官幕, 宣榜、 次追拜、 破酆都、 開業道、 朱章。 第二日進拜素車白馬朱章。 第三日進拜開通道路朱章。 第四日進拜攝召亡魂朱章。 第五日進拜沐浴全形朱章。 第六日進拜普度幽魂朱章。 第七日進拜九煉昇仙度亡魂朱章。 七章既畢, 即自次日為始肇建齋壇, 質明行大禁壇儀, 檢攝齋壇內外清靜。 次立六幕, 先立玄師幕, 次天師幕、 次監齋大法師幕, 次五帝幕, 次三官幕, 次三師幕並請降宣表, 次立監臨幕、 神原幕、 天醫幕、 混元幕、 解結幕、 沐浴幕、 巾笥幕、 承受幕、 驛吏幕、 煉展幕並請降宣榜。 午前行呼陰召陽儀, 次開啟齋壇, 召本司諸部官將翊衛, 次奏三天門下省。 泰玄樞機省, 進呈玉清大赦及救苦簡, 得旨頒行。 遂迎登赦台, 先宣簡次宣赦。 午後發放召魂符禮, 次設三官醮, 次設北陰醮, 入夜請光分燈, 次關金籙燈, 次宿啟告齋行捲簾儀, 上表、 入壇、 安鎮、 補職、 說戒、 宣禁, 行宿啟儀, 告行太上敕赦生天寶籙, 東極青宮九龍符命, 玉清破地獄真符、 玉清拔幽魂真符, 次關燈破獄, 次關三塗五苦燈。 第二日清旦升壇行道, 上通天救苦表, 告行神霄三簡, 次升壇誦經。 臨午升壇行道告行三官簡, 次又升壇誦經, 次豎立命靈蟠, 次發摧召正度文檄, 落景升壇行道, 告行九幽二簡, 入夜類九天生神燈, 夜中召攝正度魂靈及七祖九幽七者身後冤仇赴壇沐浴, 全形醫治, 解結咒、 獻法食安奉。 第三日清旦升壇行道告行虛皇十簡, 次升壇誦經, 臨午升壇行道告行全書寶誥, 三流光符, 命玉元蕩滌血湖符命, 次又升壇誦經, 次豎回耀幡, 次發催召孤魂滯魄文檄, 落景升壇行道上請水火表, 告行北陰十簡, 入夜關諸大地獄燈, 夜中修設玄都大獻玉山淨供, 普召六道四生諸類幽魂, 餉食受煉, 傳戒往生。 第四日清旦行道告行火府隱書九天內音, 次升壇誦經, 臨午升壇行道告行四保舉符命, 次又升壇誦經, 次具奏三天門下省, 泰玄樞機三省, 請旨投三簡, 落景次豎遷神寶幡, 升壇行道上請水火表, 告行長生簡, 登真度命出離生死靈符, 次豎超度幡, 次引靈傳戒, 獻燒財馬, 夜中設煉度醮, 煉度正度魂儀, 傳授符籙, 發詣黃籙院證果超生。 第五日清旦發請醮表狀, 次散壇上齋詞, 上言功朱表, 告行三簡, 還戒納職、 起鎮, 次辭三寶眾聖, 次設醮埋土簡, 次辭玄師, 次辭天師, 次辭監齋大法師, 次辭五帝, 次辭三官, 次辭三師並上表徹幕, 午後誦醮中經, 入夜關啟醮壇, 請聖設謝恩醮, 進醮中青詞表狀, 獻經文東輦財馬送真師, 次發回監臨, 齋主與法師交賀, 禮成。 次遣至誠子弟同法師親信道士分往洞天福地, 水府潭洞, 形勝處, 投山水簡, 設醮埋役如儀。
Explanatory dictionary of Taoism. 2013.